原标题:亲子互动关系称谓有奖比赛 学会正确称呼有奖赢
马来西亚《星洲日报》3月31日报道,遇上亲戚,怎是一句“安哥、安娣”就能带过?长幼有序,学会正确的称呼更显礼貌,也让彼此关系“更清楚”。中小学生受邀参加正确称呼有奖比赛,为此,玻璃市、吉打、槟城和北霹雳的18岁以下中小学生受邀参加“亲子互动关系称谓有奖竞赛”,只需回答10道关于亲戚的称谓,即有机会赢取丰富的奖品。
由星洲日报、小星星、星星学堂及学海主办的亲子互动关系称谓有奖竞赛已开启。(图片来源:马来西亚《星洲日报》)
首奖、次奖和三奖分别是:300令吉书券、200令吉书券和100令吉书券,另有20份特别奖,各50令吉书券。凡参赛者都会自动成为星洲人会员,即有机会赢取OPPO A12e智能手机。这竞赛是由星洲日报、小星星、星星学堂及学海主办,SMM精忆图教育集团、VirCast medic及七里香联谊会善爱之家为合作伙伴。
VirCast medic执行董事卢新治认为,亲戚关系的各种称谓,是中华文化独有的特征,不但条理分明且尊卑有序。“将这世上独有的文明礼仪和智慧,传承下去,很有意义。”他认为这也是一种礼貌,遇见亲朋戚友时,叫出正确的称谓,可让小孩与大人间更有亲切感。
七里香联谊会善爱之家主席林程进说,华人从牙牙学语开始,就先学会长幼有序的“叫人”礼仪。“能准确得体地称呼长辈,往往会被赞美有礼貌和懂事。”他说,华人重视称谓,因这不仅关系到是否了解和尊重对方,也显现了是否准确地掌握与对方的远近亲疏关系,也关系到是否受了良好家庭教育和具备了交际礼仪素质。“正确的称谓,也是一种最简单的问候,譬如你在街上遇到你父亲的二弟,你叫一声二叔,这就相等于行过见面礼了。你总不能学西方人的称谓,跟你二叔说‘嗨’、‘哈啰’、‘安哥’。”
《星洲日报》槟吉玻高级区经理潘友平欢迎北马区18岁或以下中小学生参与这竞赛,借此机会学习亲戚的称谓,避免未来遇上亲戚时,又再称呼“安哥、安娣”。
想要参赛,只需填妥表格及拍照,再WhatsApp至:013-4063299或扫描二维码、点击:http://bit.ly/3tqGwGS后填写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