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4日,也就是我们出行第8天,自驾车队将离开甘肃敦煌,前往新疆哈密市。(图片来源:(《莫桑比克华人报 》)
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,以“敦煌石窟”、“敦煌壁画”闻名天下,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、阳关的所在地。在笔者印象中,敦煌虽处西北,但与我们内地很近,从小就听说过丝路花雨、反弹琵琶的敦煌,上学后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、“羌笛何须怨杨柳、春风不度玉门关”仍为记忆犹新。
而对于哈密的印象:很远,远在新疆,远在关外,远在天边!但是,当笔者开启导航抵达哈密市区后,才发现:敦煌到哈密市,才420公里,先走柳敦高速(敦煌——柳园),再走312国道连霍高速,总共开车5个小时就可抵达,公路状况非常好。
去往或进入新疆的车辆,把公路堵成停车场。(图片来源:(《莫桑比克华人报》)
另一个误解是:笔者原以为进入新疆后,“荒无人烟,鬼不犯蛋”,可能走一天都见不到人,谁知在去往和进入新疆的路上,大货车一辆接一辆,非常稠密,这在物流发达的内地高速上,都见不到货车如此拥挤的景象,超车甚是困难。弄得大家都很困惑,这是新疆吗,我们没走错吧?
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,走机会建议家长多带着孩子出门见识见识吧,这世界变化太快,书本上的知识已落伍了,跟不上时代发展了。
哈密地处东西方文化、西域与中原文化交汇之地,是古"丝绸之路"重镇,历史悠久的屯垦文化、丝路文化、多彩的草原文化、丰富的民俗文化、灿烂的汉文化,以及哈密瓜文化、大枣文化、奇石文化,与十二木卡姆共同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天山文化。
"早穿皮袄午穿纱,晚间围着火炉吃西瓜"的谚语从小就听说过,这说明哈密地区昼夜温差大,再有就是闻名遐迩的哈密瓜。
疾风如刀,将荒漠雅丹地貌上的土堡雕刻成各种各样。(图片来源:(《莫桑比克华人报》)
我们午后抵达哈密后,立即驱车前往100公里之外的重要景点:五堡魔鬼城,夜幕降临时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嚎令人发指的嘶叫声,因此才被人们称之为“魔鬼城”,实际上,五堡魔鬼城是雅丹地貌又一杰出代表,是大漠自然生态的独特和神奇,是哈密一处供游客、探奇者观光和猎奇的绝妙自然景观。的确值得大家到此一游。
6月15日,我们出行第9天,团队安排的是游览哈密市博物馆。要想对一个城市做到快速、全面的了解,参观博物馆,无疑是一个最快捷合适的方法。
哈密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,二层为《哈密自然与地质陈列厅》,展陈面积450平方米,展陈工作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帮助设计制作,展出大型古脊椎动物的复原、鸟类化石、鱼类化石共100余件,各类图版文字90余幅。
从哈密市区前往巴里坤湖,100多公路的路上,仍是大货车云集。
行走在天山脚下,风景如画。(图片来源:(《莫桑比克华人报》)
中午我们离开哈密市,驱车奔赴100多公里之外的巴里坤湖,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北18公里处。正值初夏,这里湖光山色,分外迷人,该湖储量有丰富的芒硝矿和盐田,湖水中含有水生物卤虫(丰年虫)。巴里坤湖湖面略成椭圆形,东西宽约9千米,南北长13千米,面积113平方千米,海拔1585米,四周山峦起伏,水草丰美,湖中碧波荡漾,水鸟成群,是一处避暑旅游的好地方。